Translate

2006年11月2日

轉貼--科學家警告:人類50年後沒魚吃

BBC Chinese 2006年11月02日

科學家警告:人類50年後沒魚吃
現代化的漁具將魚類大小通吃

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的報告說,如果魚類數量按照現在的速度減少,2048年之後幾乎就不會有任何的魚類留存世上。


進行研究的國際小組說,世界上三分之一漁場的數量已經崩潰,而銳減的速度還在繼續加快。


小組的成員向BBC表示,他們想要突顯問題的嚴重性,也就是魚類的數量是有限的,如今數量已經少了三分之一,而人類還想繼續掠奪魚類資源。


其中一名成員指出,如果不全面有效管理海洋資源,那麼這個世紀將會成為"野生海產的最後一個世紀"。


數量銳減


根據這個小組收集的數據,2003年,29%的遠洋漁場魚獲量不到1950年的10%。1994年至2003年之間,全球的魚獲量便減少了13%。


他們說,雖然有更先進的漁船、更先進的捕撈技術以及更先進的魚群探測裝備,但是魚獲量卻沒有增加。


但是他們的研究卻顯示,在全面禁漁或者嚴格限制捕撈的漁場,不但能夠恢復漁場內海洋生物的種類與數目,對恢復漁場附近魚類的數量也有顯著的幫助。


環境保護組織則說,海洋生物保護區的好處很明顯。他們認為禁漁可以增加魚類數量和魚體的大小。


環境保護組織還認為以保護生態多樣化的方式保護魚類是有道理的。例如,魚類數量增加,魚獲量也增加,保護生態多樣化的支出也就微不足道了。


但是科學家也發現,目前主要缺乏的是政治方面的意願。以歐洲為例,政界一直忽視禁止在北海捕撈鱈魚的建議。


科學家認為如果無法在北海禁漁,那麼北海鱈魚就會和加拿大東岸大灘鱈魚一樣銳減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


記的去年在bali島一些已經算是觀光客較少的水域浮潛时,即因看到珊湖礁有很大部分因被無知的漁夫以炸魚方式破壞的宛如一堆墳地,而心痛不已.也自覺當我走下海域時,因不善游泳,在行走間时,又不小心的傷害了珊瑚而自悔不已,因此後來只在沙處游泳.


我們當然也可繼續不注意這些,照習慣慾望的過日子,但最後還是需要面對問題霸.


看到歐美有越來越多人蔬食(曾一次在越南旅行时,同團17人只有我一個亞洲人,但卻有12 人蔬食,皆是歐洲人,問其原因皆因健康及環境).我真的認為台灣真的是塊福地,有如此多蔬食人口,雖大部分是因宗教,但行動上就是實質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損耗.


我不知道自己跟大福貓們還可以活多久?但我知道我們都為這世界盡了一點力,如果50年後的人還可以在海中浮潛时感受到魚的美,海中世界的華麗,我知道我們儘了短暫過客的基本本分.也或許50年後我們就是深深感恩前人為我們努力保護地球之美的後人之一.感恩.